AI诈骗套路多!一个“声音很熟的电话”可能是诈骗
近年来,诈骗诈骗多个行业创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,套路银行智能机器人、多个电话j9虚拟主持人等为社会公众提供了越来越多便捷、声音熟智能的诈骗诈骗服务。然而,套路也有不法分子通过“AI拟声”“AI换脸”,多个电话融合他人面孔和声音制作虚假图像和音视频,声音熟仿冒他人身份实施诱骗受害者转账等犯罪行为。诈骗诈骗这类诈骗方式变化多样、套路j9难以分辨,多个电话消费者容易落入骗局。声音熟专家提示广大消费者,诈骗诈骗要警惕利用AI技术实施的套路诈骗行为,保护个人及家庭财产安全。多个电话
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中介绍,利用AI技术实施诈骗主要有“拟声”“换脸”两种手段,即通过模拟他人声音或形象骗取信任,进而诈骗钱财。不法分子通常先以“网店客服”“营销推广”“招聘兼职”“婚恋交友”等为借口,通过微信、QQ、电话等方式联系消费者,采集声音或面部信息。再利用“拟声”“换脸”等技术合成消费者的虚假音频或视频、图像,以借钱、投资、紧急救助等借口诱导其亲友转账汇款,或提供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,随后立即转移资金。此外,不法分子还可能对明星、专家、官员等音视频进行人工合成,假借其身份传播虚假信息,从而实现诈骗目的。
专家表示,网络渠道“眼见”不一定为实。“拟声”“换脸”等合成技术的一大特点是“以假乱真”,不法分子可以利用此类技术轻易伪装成他人,并通过快速筛选目标人群、精准定制诈骗脚本,实施诈骗。因此,在涉及资金往来时,一个“声音很熟的电话”、一段“貌似熟人的视频”都可能是不法分子的诈骗套路,消费者应提高警惕。
为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厦门监管局提示广大消费者,转账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。对自称的“亲友”“熟人”线上发来的消息,若包含转账汇款、提供个人信息、提供短信验证码等请求,应保持高度警惕,采取多种方式确认对方身份。专家介绍,“AI拟声”“AI换脸”包装作伪后的通话和视频虽然能逼真地模仿原始人物的语言和行为,但仍然存在破绽,例如眨眼频率过低、眼睛移动不协调、面部表情不自然、唇形不匹配、语句不连贯等。如果在与亲友视频语音沟通中发现上述异常,消费者应立即警觉起来。在无法确认对方身份时,应尽量避免转账操作。
此外,消费者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,尽量避免在互联网过多暴露个人照片、声音、视频等信息,要对需要录入个人信息的非正规软件特别警惕。在开启“定位服务”、输入“身份证号”或是录入“人脸识别信息”“指纹识别信息”等个人生物信息时,一定要慎之又慎;发现APP过度、强制收集个人信息时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。妥善设置个人社交账户的浏览权限,不过度公开或分享涉及个人信息的动图、视频等,不轻易向陌生人开启手机屏幕共享。
- ·粤进2025|为生命编写“细胞家谱”,广东有底气!
- ·入汛首次暴雨凶猛来袭 直接经济损失715万余元
- ·雨城区三项省级科技项目通过省级专家评审
- ·广州花滑新星刘玉萱国际赛场首秀摘铜
- ·广东医保:2025年医保基金监管工作重点打击职业骗保人
- ·深圳一男子选398元烫发套餐结账成2477元?官方通报
- ·增强环保意识 共建美好家园
- ·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落幕,这些重磅成果不容错过
- ·南农晨读丨客家古韵
- ·工商银行信用卡推出个性化还款日
- ·江门9镇入选全国千强镇,比去年新增司前和址山
- ·汉字“荥”呀,你还要折腾雅安多久?
- ·“一签多行”实施已3个月 琴澳“双城生活”便利度UP!
- ·增强环保意识 共建美好家园
- ·7地市超额完成!2023年广东共营造红树林超1211公顷
- ·我省11家企业案例入选服务示范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