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冬首场寒潮来袭,能源行业保供形势如何?
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题:今冬首场寒潮来袭,今冬能源行业保供形势如何?
新华社记者戴小河
当前,首场势何我国北方地区已进入供暖季。寒潮AG超玩会中央气象台11月25日发布寒潮黄色预警,源行业保受强冷空气影响,供形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6℃至10℃,今冬其中,首场势何华北北部、寒潮内蒙古中部及东北地区等地部分地区降温12℃至14℃,源行业保局地16℃以上。供形
多地气温断崖式下跌,今冬电力、首场势何煤炭、寒潮天然气等的源行业保需求攀升,能源行业保供形势如何?
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
11月8日,在位于湖南省衡南县泉湖镇的衡阳换流站,电力工人在安装绝缘球。新华社记者陈思汗 摄
26日,福建北部迎来下半年首场寒潮,山区输电线路覆冰。国网福建电力在6个高海拔地区装设线路观冰监控,建立智能感知的线路覆冰报警系统。
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说,今年度冬期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较去年度冬期间预计明显增长,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,但局部面临一定压力。
保暖保供,电力是“生命线”。
在云贵高原等高海拔地区,冬季受冰雪影响的区域和输电线路较多。对此,南方电网提前开展融冰演练。
在云南曲靖,经过绝缘化改造的22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完成直流融冰升流试验,检验设备在极端天气情况下的融冰可靠性;在贵州遵义,基于柔性直流技术的融冰装置刚刚开展了实战演练,可融化超过20毫米的重覆冰,确保雨雪天气下线路正常运行。
“南方电网预计度冬最高用电负荷2.38亿千瓦,同比增长约8%。”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总经理黄河介绍,今冬面临新能源发电渗透率持续增加、极端自然灾害多发等多重挑战,南方电网将发挥大平台作用,灵活调剂省间余缺,提升电力应急能力。
为应对寒潮,国家电网制定了25项保供重点措施,做到“一区一案、一省一策”。如加强电力跨区配置,加强省间余缺互济,最大限度保障电力电量平衡,组织安排好高耗能企业错峰检修等。
煤炭稳产稳供
10月23日,重载列车行驶在大秦铁路上。新华社记者杨晨光 摄
深夜,地处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神东煤炭补连塔煤矿百米井下灯火通明,综采工作面生产忙碌有序。巨大的采煤机在轰鸣声中缓缓移动,煤炭从煤壁上整齐地剥离,如流水般从工作面涌出,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地面。
“我们矿现在每天能产出6万吨煤,日均发运14列,可满足一台60万千瓦的煤电机组运行8天、发电1.2亿千瓦时。”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补连塔煤矿生产副矿长郭海军说。
保暖保供,煤炭是“压舱石”。
入冬以来,我国煤炭主产区持续释放优质煤炭产能,全力保障电煤供应。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,截至目前,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2亿吨以上,平均可用天数超过30天。
保暖保供,离不开运力保障。今年采暖季开启前,全国铁路实行新货物列车运行图,进一步增加了煤炭运输能力,如国铁太原局共安排跨局大宗货物直达列车113列,其中电煤直达列车70列,其他煤炭直达列车18列。
11月15日开始,我国北方地区全面启动供暖工作,用煤量持续攀升。铁路部门加大运力投放,保障供暖用煤运输。
作为我国西煤东运、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,11月1日至24日,黄骅港煤炭港区日均卸车143.8列,日均装船62万吨。
“我们加强与铁路、销售和航运等单位合作,结合到车趋势、船货匹配等情况进行分析预判,适时调整作业计划,保障港口生产运行顺畅。”国能黄骅港务公司生产指挥中心经理刘金光说。
清洁能源各显其能
11月12日,永清联络压气站的工作人员在厂区内巡检。新华社记者王晓 摄
在山东沂蒙山区,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
“目前,临沂市光伏发电装机580万千瓦,月均发电量5.6亿千瓦时,可满足10万户家庭1个月的用电需求。”国网临沂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周忠堂说,公司做好光伏发电消纳工作,完善清洁能源保暖保供机制。
每年冬季北方地区进入采暖季后,也是大气污染治理的攻坚期。黄海之滨、胶东半岛,国家电投核能供热工程“暖核一号”已启动供暖,为山东海阳市和乳山市提供热源,供热面积近1300万平方米,可节约原煤消耗40万吨。
保暖保供,清洁采暖是未来方向。
入冬以来,中国石化启动地热供暖,超1000座换热站投入运行,可为天津、陕西、山西等11个省份的110多万户居民提供清洁热能,供暖能力超1.1亿平方米,年减排二氧化碳约590万吨。
天然气是“煤改气”地区保暖保供的主力。11月22日,来自卡塔尔的满载9万吨液化天然气运输船,靠泊到中国石化天津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码头。作为华北天然气调峰保供的重要枢纽,10月份以来,该站累计气化外输天然气8.7亿立方米,可满足2900万户家庭60天的用气需求。
国家管网集团预计,度冬期间管网日冲峰能力将达11.1亿立方米,较去冬提升1.1亿立方米。集团优化“管网—接收站—储气库”一体化运营,与管网连接的18座储气库注气超160亿立方米;运营的3座储气库注气超33亿立方米,实现满库入冬,为应对用气高峰提供资源保障。
- ·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.3%!1—2月潮州经济运行数据公布
- ·高铁梅州西站主路违规车辆多,交警部门:将加强巡查力度,处罚违规车辆
- ·梅州国际无水港建设进度刷新!预计今年内完工交付使用!
- ·@梅州市民,16日起32路公交线路有变!
- ·水产分拣加工中间启动试产,南沙建树“蓝色粮仓”迈入新阶段
- ·一共40天!加长版三伏天将开启!谨防这种病→
- ·梅州综保区迎封关运行以来最大单货物通关入区!价值近2000万元!
- ·模拟驾驶、体验“醉酒小屋”…梅县300名师生“打卡”市交通安全宣教基地
- ·畲族歌舞架桥梁,博港乡亲心连心
- ·注意!深圳来(返)梅人员请尽快做一次核酸检测,并自我健康观察7天
- ·梅州新增两条高速四条国道纳入《国家公路网规划》
- ·梅州日报小记者2022年夏令营开营!三条线路多种探索让孩子体验不一样暑假生活
- ·广东宣告村落子遨游住宿尺度,正果真收罗意见
- ·6月空气质量“梅指数”发布!今年上半年优良天数比例为99.9%
- ·梅州车主注意!G78汕昆高速公路径义至畲江路段恢复正常通行
- ·梅州印发建议函!对这些涉疫地区来(返)梅人员,立即开展排查!